曹利用(?—1029年),字用之,赵州宁晋(今河北宁晋)人,北宋大臣、将领。官至宰相,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。景德元年(1004年),辽国南侵,宋真宗亲征,驻澶州(今河南濮阳),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,曹利用以阁门祇使、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,拒绝割地要求,达成和议,史称“澶渊之盟”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!
大中祥符七年(1014年),任枢密使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尚书右仆射。乾兴初年,加任左仆射兼侍中。后恃功益骄,并得罪太后及宦官。恰逢其侄曹汭犯罪,曹利用因被牵连,遂贬为知随州(今湖北随州),又被诬指私贷景灵宫钱。遂继贬房州(今湖北房县)安置,并命内侍杨怀敏护送,至襄阳驿站时,杨怀敏不肯再走,并用话威逼他,曹利用素来刚烈,于是上吊自杀。
结怨自杀
当初,章献皇太后控制朝政,宦官和外戚便有些飞扬跋扈,胡作非为,曹利用以功勋旧臣自居,对他们绝不留情。凡皇后给族人降恩,他总是坚持说不能给。周围很多人都心生怨恨,太后也很顾忌曹利用,称他“侍中”而不称名字。曹利用在帘前奏报事情时,有时用手指弹击垂帘的带子,左右的人将此情指给太后看,并说:“曹利用在先帝的时候,怎敢如此?”太后点头表示已知道。
曹利用想要抑制皇后给族人降恩施赏,但不能屡次抵制,也有不得已同意的。别人揣测知道了他的用意,有人骗太后说:“多次蒙皇后恩赏他都不同意,今天曹利用的老婆私下答应了臣的请求,这次皇后的恩赏一定可以得到。”当天太后下诏降旨,而果然被他同意。太后便开始怀疑曹利用有私情,对他很愤恨。
内侍罗崇勋犯了罪,太后使曹利用召罗崇勋来警告谴责,曹利用取掉他的帽子,斥骂很久,罗崇勋怀恨他。恰巧曹利用的侄儿曹汭担任赵州兵马监押,而州民赵德崇上京状告曹汭的不法行为。奏折送上后,罗崇勋请求让他前去查处治罪,于是仔细到狱中调查罪情。曹汭所犯之罪是酒醉后穿黄衣,叫别人喊万岁,被依法杖打而死。当初,曹汭的事一发现,就免了曹利用的枢密使职务,而降为兼侍中通判邓州。
到曹汭被诛杀后,他又被降为左千牛卫将军,任随州知府。后又因私自借贷景灵宫的钱,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,安置在房州,并命内侍杨怀敏护送;他的儿子们也各降两级,又被没收皇上赏赐的宅第,没收家产,还罢免了他的十多个亲属。宦官大多恨曹利用,当他来到襄阳驿站时,杨怀敏不肯再走,并用话威逼他,曹利用素来刚烈,于是上吊自杀,杨怀敏以他突然死亡上报。
后他的家人请求迁居到邓州,仁宗同情地答应了,并下令让他的儿子内殿崇班曹渊任邓州税监。明道二年(1033年),恢复曹利用节度兼侍中的荣誉,后又追赠他为太傅,并退还宅第给他的儿子们,赐谥号“襄悼”,又命学士赵概为他制作神道碑,仁宗亲自在碑额上篆书“旌功之碑”,下诏归还所有的旧有家产。
曹利用人物评价
曹利用生性勇悍,但很少圆通,致力于裁制侥幸小人,但他的亲朋旧友中却有人因他的关系而当官升职。他因此遭受祸患。但他在朝廷中能尽忠职守,始终不屈服,无罪而死,天下人都说
北宋名臣因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包青天?北宋名臣包拯是个什么样的人
爱看电视剧的朋友肯定知道包青天的故事,很多影视剧中都喜欢翻演他的故事。包拯,民间一般都称之为包青天,又因为曾任天章阁待制、龙图阁直学士,故世称”包待制“、”包龙图“,包拯去世之后,谥号”孝肃“,后世称其为”包孝肃“。
网络配图
包拯是北宋名臣,著名大清官,断案能手,生于公元999年,去世于公元1062年,字希仁,庐州合肥人。包拯出生在庐阳一个官宦家庭,祖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,父亲包令仪于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,后来官至刑部侍郎,与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同供职阁中,遂结为世交。值得一提的是,包拯还算是名门之后,其祖辈是楚国忠臣申包胥,包拯为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孙。
官宦世家,家境殷实,包拯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,加之兄弟三人,长兄包莹、二兄包颖均早前去世,所以父母更是对其极为重视。在严苛的教育下,包拯于天圣五年考中进士。按照当时的制度,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了,但是包拯是个孝子,硬是等到自己三十六岁父母万股之后,才正式出任天长县知县。上任不久,就因为断了一个奇案从而声名远播。
庆历元年,包拯调任端州知府。端州出产砚台,当时端州制造的砚台,每年都要进贡给朝廷。所以不大不小算是一个肥差,此前的知府大多时候都会在进贡之时,将数目报大,从中克扣不少的烟台,赠送给当朝权贵,谋取私利。但是包拯上任之后,进贡的数目该是多少就是多少,绝不贪污一方砚台,从而成就清正的名声。嘉祐六年,任枢密副使。
此后包拯累迁监察御史,历任三司户部判官,京东、陕西、河北路转运使。授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使,移知瀛、扬诸州,再召入朝,历权知开封府、权御史中丞、三司使等职。改知谏院,多次论劾权贵。授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使,移知瀛、扬诸州,再召入朝,历权知开封府、权御史中丞、三司使等职。
网络配图
包拯清正廉洁,尤以断案公正,善断奇案闻名百姓。据说他府衙前有一座鼓,但凡有人敲响这座大鼓,都可以直面包拯,亲自向他陈诉案情,然后包拯必定会公正断案,寻求真相,给报案人一个交待。包拯立朝刚毅,不附权贵,铁面无私,且英明决断,敢于替百姓申不平,故有”包青天“及”包公“之名,京师有”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“之语。
包拯墓葬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集。包拯墓志铭上关于包拯的离世,是这样写的:”嘉佑七年五月己未,方视事,疾作为归。上遣使赐良药,辛未,遂以不起闻。
从发病到死亡,只过了十三天,是什么病情来的如此迅疾而猛烈。而且最引人注目的还有”上遣使赐良药“,赐良药不久之后便去世了。这一切的一切都给包拯的死染上了疑问,包拯真的是自然病死的吗?包拯在世之时,铁面无私,敢于直谏,故此得罪的贪官污吏绝对不少,包拯有没有可能是被杀而不是自然死亡呢?
网络配图
为了解开这个谜团,现代专家对包拯的遗骨进行了研究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,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的同步辐射,对包拯遗骨进行了研究。发现包拯遗骨中钙、铁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,而砷和铅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。
这倒不一定,古代人有些时候会用朱砂来保存尸体,而朱砂就是含有大量的汞。另外也不排除包拯生前经常服用朱砂等物。亦或者是皇帝所赐灵药,有可能是古代炼药士所炼”灵丹妙药“。而这一类丹药中,通常朱砂都是所需之物。还有也不排除被毒杀
- 上一篇:多多进宝推广怎么关闭优惠券-多多进宝全店推广怎么关闭-大森的即热电热水器怎么样 [2024-05-24]
- 下一篇: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出来救国--宋朝灭亡杨家将去哪里了_5-滨河新区太太乐 电热水器海象200 [2024-05-14]